LZU Media Center: 新闻网 > 兰州大学报 > 正文

[兰州大学报]崇尚劳动 致敬平凡

日期: 2017-05-11 点击: ...

  俗话说:“人生天地间,劳动最为先”。学校中不乏兢兢业业的劳动者,他们平时默默无闻,可他们的劳动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他们平凡却又不凡的一天吧。

魏华: 学生的进步是自己最快乐的事

  走进新化学楼301办公室,所有设备和文件都有序地摆放着,地板也是纤尘不染,办公桌上“今日计划安排”的纸条非常醒目。一位三十出头、儒雅素净的老师客气招呼记者坐下,他便是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魏华教授。

  早上8点20魏老师准时来到实验室,给课题组的学生讲文献。讲解过程中,他通过对文献的深入解读以帮助学生逐渐领会如何分析和思考问题,也总会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考察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每周一是魏老师同课题组学生在办公室一对一“meeting”讨论实验的时间,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以每半小时为单位分别和学生们讨论课题,需要讨论实验细节和问题的同学每周都需在微信群里预约下周单独meeting的时间。只要不出差,魏老师每天都会到实验室去转转,看看学生们在实验操作上是否存在问题,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亲自示范和指导。下午6点30魏老师才下班,有时跟学生们“meeting”讨论一两个复杂的问题甚至会在实验室连续呆几个小时。如此,徘徊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对学生有求必应,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科研严谨认真,魏华的生活忙碌又充实。

  魏华老师为化学化工学院和化学萃英班本科生讲授《超分子化学》课程,深受学生喜欢。由此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感受和理解颇深,他说:“这是一项累并快乐的工作。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学生,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我想做严师,以高要求来敦促他们进步,把我的毕生所学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从事科研的方式方法等全都传授给学生;我也想做学生的好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来帮助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他表示,最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学生在学术方面一步步走向成熟,从一个不会做科研的懵懂小孩到毕业时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会查文献、分析和解决问题,有独立的想法,能写文章,发表学术讨论,善于与同行交流,然后心中充满希望的目送他们走向更高更好的平台,拥有更加绚烂的明天。三言两语,情真意切,魏老师的“拳拳之心”不禁让人感动。

刘晓菊:病患的真情儿女、贴心朋友

  早上8点,在交班之后紧接着大查房;下午门诊,几点下班要依据病人多少而定;下班后匆匆吃饭,晚上给学生上课……这是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三科刘晓菊教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记录。

  见到刘晓菊教授时,她刚参加完一个重要会议。回到办公室,来不及片刻休息,换上白大褂,带上听诊器,便召集科室大夫和实习生查看一名高龄重症的病人。病床前,她一边询问患者病情,一边仔细检查,“刚来的时候是什么表现?主要是怎么不舒服?现在感觉怎么样……”问完患者,便开始查看病人,边看边询问下级医生所了解的病人病史及治疗方案。当下级医生汇报出现差错时,她总是严厉纠正并耐心讲解。复查完病情,她像女儿一般自然地将老人扶着躺在床上。

  走出病房,下级医生和学生们围成一圈,刘晓菊教授便在走廊上开始了现场教学。“你觉得老先生这次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第一诊断是什么?不能进食,如何考虑出入平衡,高龄老人液体量如何掌握……”结合查房情况,她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和下级医生一起讨论治疗方案,并对用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

  “科里主要是老年人,年龄偏大,多种疾病并存情况普遍存在,平均每个患者3至5种诊断很常见。”她说到,慢阻肺、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等往往会重叠出现在一个老年患者的身上,这大大增加了救治的难度,增加了病人死亡的风险,也随时考验着医生们的处置能力。

  刘晓菊教授坦言,有的病人年龄过大,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她们不得不更加关注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按照病人的要求做一些过度诊疗。她认为,作为医生,病人晚期的生活质量是诊疗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也是老年病三科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刘晓菊教授的组织下,老年病三科这个团队开设了老年慢病管理培训课程,为患者和家属普及医学常识,让老年患者管理好疾病,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如她们会定期举办“慢阻肺日、哮喘日”等多种科普活动,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坚持治疗慢病,提高有慢病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查房、带教、上门诊、抢救病人和研究生讨论课题、给研究生修改论文……,这是刘晓菊教授每天的工作状态。她告诉记者,11年前老年病三科在医院住院部23楼成立后,这里便成了她坚守的阵地,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忙碌、充实但很快乐!“看着从死亡线上成功抢救过来的病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她的耐心诊疗和女儿般的关爱下,来这里看病的老年患者和家属都和她成了真情儿女、贴心朋友。

董湘玉: 儿科医生的成就感

  “我几乎将医院当成了我的家。”董湘玉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儿童医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说到自己的工作时,她微笑着说道:“因为天生与孩子的亲切感和对孩子的喜爱,所以工作起来很快乐。”

  正午时分,董湘玉刚刚下门诊。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陆续有护士、家属前来找她询问工作与就诊,等她一一处理完后才开始在病房办公室吃午餐。午饭后,没有午休,没有停顿,董湘玉就全副武装,到病房查房。她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进行询问和复诊,“孩子今天早上吃了多少?有没有恶心症状?今天有没有舒服一点?”在她看来,孩子就像是一个个小天使,当看到成千上万的小生命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康复时,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不同于成人科室,儿童医院的工作更为琐碎细致。董湘玉介绍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有时会有合并肺炎,这就要求更为细致地对流量进行精细化计算,治疗要细化到每分钟”。除了相比成人更为精细化的治疗外,孩子的病情常常来得及、变化快,很容易让家长产生紧张情绪,医患关系也更为紧张。尽管在工作中面临种种困难,但相比一个个孩子康复后的笑脸,她认为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

  从1983年开始董湘玉就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三十四年来她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如今已是五旬有加,身兼科主任和院级行政数职,工作繁忙。但她仍然坚持每周两个半天门诊,三次查房,同时还经常与科室的医生、学生们一起讨论疑难重危患儿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手术的患儿,更是要亲自与家长沟通,鼓励他们与医护人员帮助小宝宝共度难关,获得新生。她还经常发动大家,带领自己的团队为有困难的小患儿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奉献爱心。对她来说,医院就像是她另外一个家。

常强:三十年的变与不变

  早上八点多,迎着清晨的曦光,迈着匆匆地步履,常强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刚刚落座,插电源、开主机、浏览国内新闻与学校动态,一系列工作按部就班,是那么自然,那么熟悉,这已经是他多年的工作习惯。

  最初,常强在兰州医学院主管广播工作。2004年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后,他也来到了兰州大学广播电台。至此,常强在榆中一待就将近十二年。为了每天的广播节目正常播出,常强专门全天负责广播电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次。

  浏览完校内外新闻后,常强紧接着查看邮箱,翻看学生们发来的稿件和策划,每次广播前,他都会亲自把关重要节目的新闻稿。“广播也是要讲党性的”他认真地说。作为一个老党员,常强在工作中早已养成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为师生服务的习惯。比如“兰大时空”这种带有时政色彩的节目,常强必定会一字一句地审核,确保新闻的绝对准确。而娱乐性的节目,就会给同学们发挥的空间。

  下午,常强亲自跟一位学生交流新闻稿与策划。他在逐字检查过新闻稿后发现了几处不妥当的地方,细心的他怕打击同学的积极性,便温和地向同学指出其中的问题,并以询问的方式让同学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与指导,同学终于舒展了紧锁的眉头。电台成员叶树莲说:“常老师最常说的话就是 ‘这个事我们做就一定要做好’。”同学们向常强提交的稿件往往要反复修改,连极小的问题都不能放过。虽然广播站的稿子审核严格,但常强还是尽量地照顾学生,根据学生的课表灵活排班,尽量不影响学生学习,也会根据其他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整节目计划,避免影响学生们休息。每次播音,常强都会去录播室门口看一眼,但又不想进入狭小的录播室打扰同学们录音,也怕自己的存在让同学感到紧张。晚上录播结束后,才跟学生一起下班。据电台的同学透露,常强能记得每个人的名字和家乡,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家长”。

  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常强的带领下,电台上下都养成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常强说,电台不仅是一个宣传平台,更是一个育人平台。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能提升专业水平,做人做事也要有进步。自己的批评不光是为了电台的工作,更多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

  “铁打的电台,流水的学生”,三十年来,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学生一茬又一茬,常强已记不清经手带了多少学生,但不变的是电台依靠师生关系和 “师徒”关系维系起的“家”的传统,作为这个“家”的“大家长”,常强的“孩子们”散布各地,也常回“家”来看看,这是让常强觉得工作最有价值的地方。

  “对一个事情付出越多,感情就会越深。这也是许多电台的老部员对电台有很深情感的原因。”与电台打了三十年交道,常强心里永恒不变的是敬业团结的“电台精神”和对孩子们深沉的爱。

朱凡凡:用心铸就师生情

  朱凡凡是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的辅导员。虽然是星期六,但他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下午两点半,朱凡凡准时赶来参加院里组织的“行止雅集”读书交流分享会。在读书会进行的三个小时里,朱凡凡一直在会场和同学们参与活动;读书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离开,他还要留下来“打扫战场”。这时,一位同学突然跛着脚走过来,说是自己骑车不慎摔伤,参加不了第二天的活动。朱凡凡听后,,神情有些焦急,担心地问道:“怎么这么不小心,摔到哪里了,没事吧?”同学摇摇头,示意自己没有大碍。朱凡凡还是不放心,他细细叮嘱学生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有不适,一定要去校医院查看。而学生还在担心自己的缺席会给院里带来麻烦。朱凡凡连忙安慰她不要想这么多,一定要以身体为主。随后,朱凡凡才开始和学生干部商量第二天活动的人事安排问题。刚刚安排完,还顾不上喘一口气,院朗诵队的训练又要开始了,他又得立即前去“督战”。就这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任务常常突然降临,这就是朱凡凡工作的日常。

  朱凡凡说:“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工作却极其琐碎,可以说是手机24小时开机、人24小时待命。尤其是作为大一的辅导员,很多新生一遇到事情就要找辅导员,也只知道找辅导员。”

  就像是同学们的大管家,从如何选课、如何申报项目,到校园卡找不到了、宿舍的暖气突然不热了,无论大事小情,我们永远第一时间选择找辅导员解决问题,有时甚至心情不好都会给辅导员打电话沟通。尽管工作十分琐碎,但就像朱凡凡说的 “有时想到同学会选择和我沟通心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朱凡凡只是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兰州大学还有许多勤勤恳恳的辅导员和朱凡凡一样,在用心铸就师生情。

章晓月:书架间的“小尘埃”

  章晓月到学校的第一学期就被同乡师兄 “拉”进了图书馆分区助管的队伍。自此,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章晓月是2016级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班的学生,晚上八点半到十点是她在图书馆相对固定的值班时间。“我晚上几乎没有课,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去。”她的主要工作是在所在分书区进行图书分类与新书的扫码录入。每一本新书购入后都要进行盖章、贴签、扫码的工作。在进行新书的录入时,她会翻开书的封面,熟练地使用扫码器扫码,抬头看一眼屏幕上的信息是否正确,再换下一本。

  由于图书馆的开放性和同学们各不相同的阅读习惯,有的同学在阅读后会把书放回书架,有的会把书留在阅览桌上,也有放到其他地方的。尤其是在新书区,整理书架的工作更加繁琐,章晓月每次都会耐着性子整理。她的另一项工作是把归还的书按区分类,“我们先按标签上的字母分区,再把相应的书放到一起推到对应的馆里。”一次能放150至250本书的推车,章晓月这次值班就推了四次。

  对章晓月来说,图书馆的工作给了她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图书整理和录入时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书,闲暇时想起来翻翻看,这无意间增大了我的阅读量。工作时也会接触到各个学院的有意思的人,负责的老师也会给我们推荐许多书籍。”她回忆道:“去年的平安夜,图书馆的老师给我们大家每人都买了好多零食,我当时因为有事没有去,他特意嘱咐一位学长帮我捎带。”

  当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章晓月也结束了这一晚的工作。“劳动就是付出体力和脑力吧,不过有劳才有得。”她表示,劳动是一种美德,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不尊重劳动者的现象。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仍希望以绵薄之力去弘扬这一美德。

陈彦龙: 认真负责,做温暖好饭

  记者走进玉树苑的时候,陈彦龙正在忙着切菜。陈彦龙年纪不大,举手投足间还有大男孩的腼腆。出生于甘肃定西的他,已经在玉树苑一楼的小吃部工作了三年。陈彦龙在早饭时,负责饼子稀饭之类的早点;中饭晚饭时,负责做麻食。

  早上六点整,天还未亮,陈彦龙已经起床,他要在半个小时后开始工作。忙碌的早餐时间过去后,他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麻食需要的材料。麻食是他负责的食物,和面、擀面、切菜、翻炒,直至最后下锅翻煮,都只有他一人在劳动。下课后用餐人多时,他常常忙到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从中午一直忙到下午一点半,休息两个小时后又要开始下午的工作。陈彦龙往往会抓住这几小时,补充睡眠。

  晚上六点到七点是晚餐高峰期,他重复着中午的工作,动作娴熟,忙而不乱。打卡、烹饪,将饭菜装好盘递给等候的同学,再为下一位同学服务。渐渐地,食堂人少了起来,只有少数几个稀稀疏疏地分布在不同角落。七点一刻左右,食堂工作人员的晚餐时间到了,他们面对面坐成两长排,边吃边聊,这才结束了一天的辛苦。

  下班以后,他常出去打球、跑步,或是在周边逛逛。陈彦龙说:“在这里工作挺轻松的,每周末有半天的轮休,还有员工宿舍,很方便。”生活虽然忙碌,但陈彦龙并不以为苦。

  提到兰大的学生,陈彦龙显然很开心:“做麻食比较慢,都是来一个学生做一份,所以等的时间比较久。但每次看到学生耐心地排队,虽然很忙,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这证明我的麻食做得好吃。大学的运转肯定离不开后勤,而食堂是后勤很重要的一环,我虽然只是一个职员,但我知道,只有每个人都做好分内的事情,才能保证整个后勤部的正常运转。我觉得我的工作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做出干净卫生、学生喜欢的食物。”

周荣霞:勤劳的花朵绽放在田间地头

  早上八点钟,太阳光刚刚铺满博物馆东侧那一大片土地,周荣霞忙碌的身影已经活跃在田间地头。她身穿蓝色的工作服,黑色的裤子上已经积满了尘土,头顶的大帽子堪堪能挡住愈发热烈的阳光。

  作为后勤集团榆中校区后勤中心环卫绿化部的一个班长,周荣霞带领50位员工在田间地头上劳作着。只见她将幼苗从一丛中分出一株来,小心地放入昨天在地膜上挖好的小碗状的土坑中,然后将四周的土拨到幼苗四周,使劲按压几下,将幼苗固定在中间位置。将一排三个坑中都种上幼苗后,周荣霞向前挪动两步,接着种下一排。为了节省时间,期间有人说话她就答一声,没有事情的话连头都不抬一下。即使是在分神去给别人说事情的时候,她的双手依然能够将幼苗准确地固定在土坑中央。这排幼苗也种好了,周荣霞继续向前挪动脚步去种植下一排,她一直保持着低头的姿势,只有双手灵活地进行分苗、埋种、拨土、按压这一系列动作。

  蹲的时间长了,腿会发麻;低头的时间长了,脖子会酸。但是周荣霞笑了笑说:“现在有太阳,已经很好了。去年冬天,我们为了修整土地,要用手一点一点翻弄土地,将四万平方米的土地中所有的石块、草根、塑料垃圾都捡拾出来,放在纤维袋子上抬出去。天气冷,有时下过雨、下过雪,土还很潮湿,冷气直往身体里蹿。”同大家一起干活的同时,她也不忘自己作为班长应该尽到的责任,从环卫绿化部经理张广玉那里接到劳动任务后,她就开始给班里面的人分派不同的工作,有不统一的情况也会及时和张广玉沟通调整。

  于周荣霞而言,每天的工作已经成了自己的习惯———花卉种植、绿化养护、花木浇灌、清扫道路……每一项任务都已经轻车熟路。作为她的直属上司,张广玉也给了她很高的评价:“我们的工作冬寒夏暑,条件艰苦,但是她对待工作一直尽心尽力。在她的管理下,我们部门的工作可以说是井井有条。于公于私,我都希望这样的同志能越来越多。”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正是他们的辛勤换来了我们舒适的学习环境;正是他们的劳动创造了我们便利的学习条件。让我们向这些光荣的劳动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兰州大学报》第902期 二版)图文链接请点击

文:
图:
编辑:李赛
来源:兰州大学报
标签:
通知公告
    栏目分类
    图片新闻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联系我们
          Email: news@lzu.edu.cn
          版权声明:28365365官网ks99cc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