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U Media Center: 新闻网 > 校内新闻 > 视频 > 正文

【教师风采】教学是一种使命——记化学化工学院严世强教授

日期: 2017-06-20 点击: ...

[兰州大学报]中国梦·兰大梦系列报道之七:严师有道
——记兰州大学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严世强教授

本报记者 吴振荣 
学通社记者  柯溢能  蔡杰

  “她不拿着教材朗读,也不左手执教案、右手执粉笔背对大家;她PPT上的内容也许教材上有,但绝对没有她的系统、简洁和易懂。”
  ——这是学生对她课堂的描写。

  “将理论、设计和计算等融为一体……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知识结构为结合点,使学生的技能、设计、数据处理、观察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获得提高。”
  ——这是老校长胡之德先生对她的评价。

  她就是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严世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访问学者。她先后荣获兰州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巾帼标兵,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名师奖、三八红旗手、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年在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评选活动中,荣获“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荣誉称号。

化学化工不了情

  多年前,严世强老师曾经有机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访问交流,但是她放弃了;2009年,年过五十的严老师终于决定前往纽约,却又在2011年谢绝了再次延长留美研究的邀请。她放不下在兰州大学的教育事业,更放不下她的学生们。她说,“初建化工实验室时,由于经费紧张,老师们都是自己动手,男教师们在前面拉设备,我和其他女同事就在后面推车,实验室有我们的心血在里面。”同样是出于对兰大的情感,严老师婉拒中、东部高校的盛情邀约,坚守在西部这片土地上潜心研究,教书育人。

  如果说严老师割舍不掉对兰大的眷恋之情的话,那么化学化工教学对她来说更是一生将为之奋斗的事业。严老师先后面向全校5个学院8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化工基础》《化工原理及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等5门课程,同时面向研究生讲授《化工技术经济》《化学反应工程分析》《高等分离工程》等4门课程。从1988年调入兰州大学至2012-2013学年末,她已经为本科生授课5702学时、为研究生授课1602学时,构筑了“以化学工程学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线,以典型化工过程为重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核心,以反映科学技术新成就为补充”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谈及当年主持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甘肃省精品课程《化工基础》和甘肃省精品课程《化工原理》的课程建设时,严老师说:“课程建设要求我们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每一堂课做起,时时刻刻想着肩负的重任,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课后不断反思,思考每次上课的闪光点和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为此,她常常备课至深夜,从纸质教案到多媒体课件,她都仔细推敲,精心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修改完善。严老师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果先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在5部教材中出版。2005年,由严老师独立研制的《化工基础电子教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案融传统教学精华与现代教育技术于一体,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能有效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启发思维。原全国高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应用化学与化工基础教学指导组负责人王定锦教授认为:“该教案是国内目前优秀的多媒体电子教案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严世强刚来兰大时为指导实验前的准备

从学习的角度构思每一堂课

  38年的教育生涯,从中小学到大学,严世强老师始终将教育教学视为一门事业,乃至艺术。想来,作为教师上好一堂课不容易,上好每一堂课则远非“复杂”二字可以概括。但是,严老师不仅数十年如一日躬身践行,而且逐步提高对课程教学的追求。2003级应用化学二班学生王雪凤曾在一篇日志中写道:“严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例题、思考题都经过精挑细选,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其中,拓展学生思路。”更有学生在《情注三尺讲台——我的大学老师严世强教授》中说:“严老师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效果极好。看她的课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她的课堂、课件内容涵盖量大,从学科历史到化工前沿,从理论内容到计算公式,从数学模型到设备简图,从课堂例题到课后思考题,再加上她那重点突出、概不啰嗦的讲解……她的课堂从视觉、听觉到思维过程,绝对让你学得有感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确保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与时俱进,严世强老师一方面坚持博览群书,阅读大量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文献、教材及专业书籍;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之余不断尝试将研究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于她而言,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学方可以视为成功。以此为起点,严老师格外重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架构。她认为,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学内容本身,而在于教学内容的传递与升华。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只有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以《化学工程基础》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自然科学理想假设下的理论去解决实际环境中的工程问题,她利用理科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优势,运用课堂讨论、课后思考、下厂实习、探究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从工程实际问题的角度进行探讨,由已有背景入手,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以实际研究的方式展开分析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与工业装置中的反应问题。通过不断对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学生们很喜欢严老师启发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她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充分进入课堂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而严老师也很喜欢学生提问题,在她看来,“学生提问题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提高的动力。当一个学生问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会让老师更加深入、仔细地思考,会再去寻找一些资料然后找出让同学更能理解的方法。”

在榆中上课

于细微处见师德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这是严老师信奉的一条准则。一次上课忘关手机,结果铃声响起,她当即关闭手机并立刻向同学们道歉。像这样的点滴事例积少成多,让严老师的师德形象在同学当中日渐有口皆碑。

  “无论何时何地,严老师总是充满热情,清脆饱满的声音总是能感染大家。她把正能量带给我们每个人,在她的课上总是感觉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她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是教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化学化工学院2010级陈思禄同学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严世强教授一直相信,“对学生应多给予鼓励,促进他们积极向上,让他们阳光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多年前的一封学生来信,让她传递阳光的理念倍受鼓舞。学生在信中说到“我是一位不太聪明的学生,上大学两年来,没有听到一句表扬我的话。今天您在课堂上表扬了我,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更重要的是让我树立了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良好的收获”。

  严老师总能从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考虑到车会晚点、路上堵车等因素,她每次上课都会乘早一班的车来榆中校区;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同学们等,不让同学们失去上课的兴趣。严老师觉得连续上三节课的效率不好,所以就把课分开来上。这样一来,她每周多跑一次榆中校区,但是她觉得这样做很值得。严老师一直坚持亲自批改本科生的作业,而且每次作业后都会根据作业来给学生评语,或鼓励,或指出问题,或旁敲侧击提醒抄袭作业的学生。

带学生下厂实习

  正如学生所说,“她的性格中有教师应有的严厉,更有慈母般的和蔼。”学习之外,她把细腻的感情投放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过节时,严老师往往会亲自制作电子贺卡,发给同学;到了中秋节,她还会给带课的班级准备月饼。作为老师,为了逐个给学生批改作业,她通常熬夜到三四点;只要学生有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回复邮件。陈思禄告诉记者,“发现有同学不来上课,她会主动联系,找他们谈话询问近况,劝导他们及时改正不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同学在老师的关心和帮扶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篇发表在兰大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主办的《化学之声报》上的文章曾提到,“严老师的眼神很有精神魅力,……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那么眼神则是一种精神传递,我们的严老师正是利用她那种种眼神将蕴藏于这种精神中的文化传递给了我们。”

  爱是相互的,付出总会有回报。一次严老师患重感冒,声音嘶哑却仍坚持到榆中校区上课。两节课后她的声音嘶哑得更厉害了,班上学生给她送上金嗓子喉宝,还劝她第三节课就别上了,“看您病成这样还给我们上课,我们好心疼。”这句话让严老师至今想起来还感到温暖和贴心,还不忘借本报采访对学生们说一声:“谢谢!——与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好开心,好快乐!”

严世强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时工作的实验室

  苏步青曾说:“学生超过先生是先生的光荣。”华罗庚也说:“我甘愿当‘人梯’,让年轻一代踩着我的肩膀,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严世强老师又何尝不是怀着教书育人的高远境界写下自己38年的从教心得——作为教师,最大的乐趣在于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最大的心愿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兰州大学报》2013年第11期 总第841期 一版)图文链接请点击

文:
图:
编辑:法伊莎
来源:
标签:
通知公告
    栏目分类
    图片新闻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联系我们
          Email: news@lzu.edu.cn
          版权声明:28365365官网ks99cc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